社会的文明进步不仅需要文化科学,同时需要人们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高尚的社会道德风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对新一代人在教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还在培养其思想品德,把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传播给年青一代,并在实践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赖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教师是多因素之中的主导者,对学生,特别是可塑性最大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的教育作用十分重要。中小学阶段不仅要为学生智力、体力发展扎好基础,更要在思想品德方面为学生引奸做人的基础,使学生终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成J。教师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育人作用,具有巨大社会价值,不仅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证,更是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道德水准,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等创造基础性条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书育人是社会分工规定教师职业承担的社会劳动任务,也就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社会职业的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教师职业只有以下明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