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在问世之初,人们追求的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本体价值。但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同时,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过渡。所以,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之所以要接受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为谋职作难备的功利性白的。在当代中国,在许多人看来,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找一个好职业。在科学技术的威力日益增强的信息时代,高等教育中的科学教育较之人文教育,更利于学生毕业之后谋求好的职业。因此,在这种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可否认,在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三大差别还十分悬殊的中国,追求教育的近期目的和工具价值(把教育作为谋职的工具)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果把谋求眼前的物质功利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目的,实质上是把绚丽多彩、神圣而高雅的高等教育异化成赤裸裸的动物式的生存活动。所以,要实现高等教育提升人性、完善人格的本体价值,就必须改变这种片面追求教育工具的价值取向,树立全面的教育价值观,要重视人文教育的作用,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我们既要实现高等教育的提升人性、提高素质、完善人格的本体价值,同时也要实现培养人力、掌握技术、学会谋职技能的工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