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上过度依赖政府必然是单一化的,所以教育上不仅需要改变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还需要明确划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中的政府与市场边界。充分尊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并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激话社会资本,打破行政垄断、资源垄断,以简政放权为重点,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办出多样化的学校。

三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满足社会利益主体与社会利益诉求多元化的需求,在转变行政管理为主的社会管理方式的同时,加快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以满足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的公共需求,同时加快公益法人的相关立法,保障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和常态发展,推进官办社会组织逐步“去行政化”,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教育等公共事务,建立独立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提高社会自治程度,形成社会对话协商机制来解决教育中的具体利益纷争。

单一主体办学是中国办学体制的弊端,美、日、俄三国公、私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具体模式不完全一样。但在发展过程中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趋势,即办学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化。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