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之不仅成为高素质的教育教学者,还能成为高素质的农村社区建设的服务者。将农村学校建设成农村社区的中心并赋予农村学校多种功能,对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做知识的传授者和帮助农民子弟开入高级学校的考试指导者,还要成为农村文体活动的积极推动者、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示范者、农村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与创新者、农业生产科技和职业技术的积极实践与传播者、社会主义政治政策的积极宣讲者、农村社区居民矛盾纠纷的积极调解者、农村社区居民的积极服务者。因此,通过把农村学校建成衣村社区的中心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在岗的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另一方面要重视因农村学校调整而精简下岗或待业的那一部分教师队伍的培训,不仅提高他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而且要提高他们从事农村社区工作的水平,尤其要提高他们从事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牛产的职业技术与技能水平。现在一些地方对农村教师八展“绿色证书”培训,使农村教师拥有除教师资格证书外的多种资格证书,不仅提升了教师自身的生存能力,而且起到了多方面训练学生和示范农民的作用。同时,大专院校要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学校多重功能的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农村学校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应有相应的高待遇。因此,国家要调整有关的用人政策,尤其是对长期坚持农村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实行工资补贴制和奖励制,对到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和社区服务工作的大专学生要实行加薪制或高薪酬制,使之不低于甚至要高于在省区或市区范围内之城市就业的大专学生的工资水平,以鼓励和引导人才到农村去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