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起源于劳动的学说,主要是十月革命后苏联一些教育文学家和教育学家的观点。他们认为,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开始了。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就必须把生产经验和技能在劳动中传递结新生一代,教育就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生存而产生的。同时认为,教育是人类所持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意识性表现为,教育者头脑中已经获得了生产知识,教育者已经意识到传递经验的必要性,教育者还意识到了要追求和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还认为,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的语言为条件的。语言和教育同时都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教育学界、教育史研究者.赞同并发展了苏联教育学家关于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同时也和苏联教育学界一样,对“生物起源说”、“心理摹仿起源说”,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但由于我们在研究工作中的简单化,末深入分析这一论断,从理论上给以透彻说明,以致于近些年来对这一问题又产生了新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对“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命题的再认识。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了“教育起源于适应和满足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说,有人提出了“教育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说,有人提出了“教育起源于人类教育的前身”说。见解不同,使问题的研究,引到了哲学方法的思考中。

关于“教育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说(简称劳动起源的深化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并不错,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含义。就其内容说,在于传递超生物的经验;就其目的说,在于促使个体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完善,就其特点说,在于自觉地传授;就其方式说,在于借助语言、文字和抽象思维,就其意义说,在于促进入类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及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劳动起源深化说”的意义在于深化了、具体化了劳动在从独到入的转变中所发生的重大的质变中的意义。正是这些作用,才构成了教育起源的必要条件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