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结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使文章表达“言之有序”。写文章有了明确的主题,就可以“言之有理”;有了充分的材料,就可以“言之有物”:有了精练的语言,就可以“言之有文”;有了严密的结构,才能“言之有序”。也就是说,结构安排得好,才能使实用文中所要表述的思想内容得到完满的表达。就像同于一件工作,在汇报时,有的人说得头头是道.使听者听得津津有味;有的人说得颠三倒四,杂乱无章,使听的人莫名其妙。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就是说话的人是否把话说得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言之有序。实用文的写作,一定要事先理情思路,构思结构,而不要急急忙忙地动笔。只有把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材料与观点的搭配等工作安排好了,才能动笔写作。
2 使写作者心中有全形。实用文在动笔写作之前,心中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思考,做到心中有数。文章的结构可以说是提供了一篇文章的全形,虽然它还不是文章,但文章的全貌通过结构的纲目已经显露出来。清代著名戏曲评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指出:结构“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稿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也就是说,对文章结构进行周密的构思安排,就好保“十月怀胎”一样,对胎儿“先为制定全形”,等到“一朝分娩”时,就会产生一个“五官’俱全、“百骸”齐备、形体完美的婴儿。全形对于写作者十分更要,它可以防止由于整体不清而在写作过程中思绪断裂,写写停停的现象发生,避免内容轻重不一、繁简失当的现象。
3.使文章层次分明,具有逻辑性,方便读者阅读。实用文是社会活动的客观反映,而社会活动得以进行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有条理地开展的结果。只有通过构思结构,使文章具有逻辑性,才能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一个好的结构构思,是有次序地组织安排树料,形成合理的篇章结构,这正是事物客观规律的反映。例如指令性实用文做出的决定,法规性实用文提出的措施,告知性实用文提出的知照事项,调查总结性实用文中的经验体会等,都须分条款说明,这些条款有先后顺序的问题,不能随意颠倒*又例如实用文中的层次、段落等结构要素,它们都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整体上反映主题,反映客观社会活动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