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注意力就没有观察力,因此,注意力是观察成败的关键。注意的强弱和持续性一方面决定于观察考的意志、情感、兴趣和社会责任心,另一方面则决定于被观察物体的各种属性以及这些同性对感官的刺激作用和效果。
不管是出自个体的心理倾向,还是经由教育而改变了认识和态度,只要一个人对某一观察对象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就能引起观察考的重视并继而提高了观察过程中的注意力。由于爱好和兴趣,就会仔细注意观察对象的每一个部位,每一细微的变化以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并通过对这些部位、变化和联系对比的思维加工,进一步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从生理学研究的结果看,人的注意力连保持几秒钟都是困难的,就是在少年时期对可以看清的目的物也只能保持6、11秒钟,可见集中注意力的困难程度。如果观察物是观察者不感兴趣的东西,其效果就更差。
观察物的形、声、味、态、动、静、大、小、品、类、色、种,对观察和注意效果往往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它们与背景的对比程度以及它们适应或配合观察者的心理倾向的程度等等,都能引起观察者的不同的注意力。有些物体—瞬即逝,则需要重复观察;有的事物多年出现一次,则需要耐心等待,有的事物相对静止不变,则需要长期观察大的物体一般可以取样观察;小的物体则要放大观氯属性相近的物体,则要对比观察:液、气、固态的不同也都必须分别采用相应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不同,但要求的注意力却是相似的。注意力是意志力的一种表现,狄更斯曾写道,他创作成功的诀窍就在于他能够使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当时所进行的一个情节上。可见注意力在观察过程中有着“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