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起源来看,最初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其科学教育包含于人文教育之中,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在远占阶段,“教育是文化整合状态下的以人为主目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一体化”,当时及其后相当一段时期,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科学教育处于一种自然形态,两者虽然共同出现于学校教育中,但科学教育只是服务于人文教育的目的。近代,主要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学科的不断分化和社会的分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人文教育—领天下,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科学与人文的争论也就无从谈起。高等教育亦如此。现代西方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当时的大学主要分为文、法、医、神四科,主要学习七艺,即文法、修辞、辨证法(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七科,它以探究真理,完善人格为目标。如牛律和剑桥大学“很明显地认为设立大学是为给教会和政府培养服务人员,即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知识分子。”“大学的职责是实行通才教育,而不是专业训练。”始于16世纪的科学革命使科学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划定了各自的边界,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才占据了一席之地,但直到19世纪中期,以美国莫雷尔法案为主要标志出现赠地学院,德国出现了与传统大学不同的以实用为主的工科大学,英国19世纪中叶发生新大学运动以前,人文教育仍然居主导地位。即使18lo年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以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为原则,可以视为最早在大学中引进科学教育,但洪堡主张的科学研究也不是实用性的科学研究,所传授的也不是实用性的专门化的知识,而是一种“纯科学知识”,其目的完全是为了个人心智和品格的陶冶,为了个人思想的完善。因此,我们认为,在学校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初阶段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共同产生,是一种本能的原始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