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从初生时以生物性为主的“生物人”到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社会人”,有多种因素参与其间,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个体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教育的这种影响,既融于影响个体发展的诸因素中,又特别突出和独到。所谓教育的个体功能,指的是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般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有三:一是以遗传素质为主的生物因素(包含遗传素质和先天性的非遗传生理特点),二是环境条件,三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生物因素是个体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它为个体发展提供相应的可能性,制约个体发展的进程和速度,为个体差异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又是有限的:其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存在着递减趋势,它所提供的可能性还需要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参与才能转化为现实性,环境条件等因素的作出才是形成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生物因素既十分重要,又不能单独决定个体的发展。

环境条件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不管是生活小环境还是时代大环境,都对个体发展起着日益显着的作用。如果把教育看成是一个特殊环境的话,那环境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个体的发展。我国古人已经相当了解并十分看重环境的作均,诸如“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荀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的见解,都在于强调环境影响的重要性。通常而言,优越的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势成才”;不良的环境,将使个体付出沉重的代价:极度隔绝封闭的环境,由于其社会性的欠缺,甚至会导致个体难以成人,“兽孩”的出现即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