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教育理论學者在研究当代中国教育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褒扬人文教育、贬抑科学教育的倾向,这在有关教育内容的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有的研究者认为,我国学校的教育内容始终没跳出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员绊,片面强调知识的更新和现代化,重视科技知识、技能的传播,而把道德、审美、价值教育从课程改革中排除出去,教学内容出现了明显的倾斜.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重教育的工具性,轻教育的发展性。其结果,一方面学生知识、技能日增,另一方面,社会道德水准下降。还有研究者在论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时指出:要以人文教育整合科学教育,使人文教育、精神陶冶成为课程的主旋律,使学生个体的精神发展成为各门课程的中心任务,把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意志、想象、创造等都置于学生的精神发展过程中.使学生实现其完整性。粗通教育思想史的人不难发现,这种褒扬人文教育、贬抑科学教育的倾向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但它所涉及到的问题却是广泛而复杂的。立足于当代中国教育,我对褒扬人文教育并无异议,只是对贬抑科学教育有些不以为然。下面提出几个相关问题并谈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引起更多人更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