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指帮助教师有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是独到体现教师专业化的知识,是经历科班的教师从教训练与未经此种训练之间的重要区别。教师的工作是一种需要感召力、震撼力和影响力的工作。所谓学者未必是良师,是说即便一个优秀的学者、如果没有从师的专业化训练.也未必能同时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换言之.一个教师要能在教学中感染每一个学生.使教学充满启发、神奇和吸引力,在通识知识、本质知识的基础上,还须具有教育学科知识。这方面的知识包括: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含教育教学的一般理论、儿童发展的一般理论等,它主要是帮助教师了解和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学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主要帮助教师认识所教学科的性质,学科教学的目标、原则、方法等,具备学科教育的正确理念;教育教学的技能与技术,包括从事教育教学所需要的会话、板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课外活动指导等技能,以及心理咨询与指导、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等;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帮助教师掌握教育研究过程中的选题、立项、研究、方法、成果形成等的基本程序与环节.形成教育研究能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的开篇说道:“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人类的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这句话说明了教育学科知识之于教师的功能。教育学科知识在教师专业化上的特殊作用,就是能够帮助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根据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成功经验,科学地确定教什么、为什么教、何时教和怎样教。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教育学科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善于恰当地用易为学生所理解的方式去表达任何高深难学的内容并保证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免除教学的失误和浪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