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承认,现阶段我国入文教育及社科研究出现的不景气状况,也具有一定的内在因素。譬如,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存在着空洞、教条、呆板、单—等弊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着脱离实践、思想僵化、内容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等问题。因此,振兴人文教育,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繁荣,还需要广大人文教育和社科工作者自身做出积极的努力与问应。这里,最根本的是要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讲话时提出的“五点希望”。在具体措施上,必须深化人文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改革,增强其科学性、实效性。人文教育的内容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小断地加以充实、更新和完善,要力成内容体系上的申洞教条和文本模式上的僵化呆板,应着力提高其科学性、光进性和鲜活性,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在选择和确定人文教育的内容时,既要注意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注意广泛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做到尊重传统与面向当代并重,立足本上与放眼世界并重。向时,人文教育课程的教学应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目标,而应将人文知识的传授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掌握中华民族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向时,更重型地获得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润泽、精神的熏陶和人性的升华。在方法上,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应力成“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和“我讲你听,我打你通,—讲就灵,一打就通”的简单灌输模式,而应增强学生的主体活动,密切师生的双向交流,丰富社会实践环节,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十途径、多种载体生动灵活、深入浅出地接受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