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产生,标志着教育在历史发展中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校教育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学校教育的产生,要有三个条件:首先是社会生产必须出现剩余产品,有了社会剩余产品,才能使一部分人不去从事物质生产劳动,而有可能从事精神活动。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只有社会生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剩余产品的时候,才会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其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积累起来了一定数量的间接经验,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就是说学校教育的产生,必须要有特定的教育内容。再次是要有记载和传递经验的工具。文字与相应的文化工具的出现是学校教育出现的前提。据中国古籍记载,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替宗、辟雍、拌宫、库、序、校等施教机构就出现了。在国外也存在着“青年之家”的教育机关。古希腊和雅典已经有了多种类型的学校。学校教育的产生,是教育在历史发展中的质的飞跃。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封建社会,学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出现了官学、私学和书院三种大的类型的教育形式,在欧洲中世纪出现了骑士教育相教会学校,以及后来随着手工业和商业兴起而兴起的行会学校和商人学校等。